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大纲复习资料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v>           封面        【初试】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精品资料            考研精品资料 2 页 共 314 【初试】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资料由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高清 PDF 电子版支持打印,考研首选资料。  一、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  1.重点名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 2010-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说明:本科目没有收集到历年考研真题,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 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二、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资料  2.《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相关资料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课件+复习题+提纲]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说明:按照大纲、历年真题、指定参考书精心编写,结合考试侧重点和难度使该题库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三、电子版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3.本套考研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高清 PDF 电子版,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  特别说明:  ①本套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 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②资料中若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 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 四、2023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4.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初试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袁贵仁、杨春贵、李景源、丰子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考研精品资料 3 页 共 314 2020 年版 五、本套考研资料适用院系/专业  010100 哲学 版权声明   编写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 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 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 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 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 者批评指正。   考研精品资料 4 页 共 314 目录 封面............................................................................................................................................................. 1 目录............................................................................................................................................................. 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备考信息......................................................................................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招生适用专业........................................................................................ 7 重点名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010-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8 第一篇、2021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8 2021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5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8 2021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6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 9 第二篇、2020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10 2020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6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10 第三篇、2019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11 2019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5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11 第四篇、2018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12 2018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6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12 第五篇、2017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13 第六篇、2016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15 2016 年燕山大学 70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 ........................................................15 2016 年电子科技大学 85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16 第七篇、2015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17 2015 年电子科技大学 85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17 2015 年重庆理工大学 61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18 2015 年燕山大学 70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20 第八篇、2014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21 2014 年重庆理工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21 2014 年燕山大学 70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23 2014 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855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24 第九篇、2013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25 2013 年重庆理工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25 第十篇、2012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27 2012 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及参考答案................27 2012 年重庆理工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33 第十一篇、2011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35 2011 年重庆理工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611)考研专业课真题 .............................35 2011 年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37 2011 年浙江工业大学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38  考研精品资料 5 页 共 314 第十二篇、2010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39 2010 年重庆理工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39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核心笔记..............................................................................41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笔记............................................................................................................41 1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4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1 考研核心笔记........................................................................................................................................................41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4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7 考研核心笔记........................................................................................................................................................47 3 世界的物质性...................................................................................................................................... 5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2 考研核心笔记........................................................................................................................................................52 4 实践与世界.......................................................................................................................................... 5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6 考研核心笔记........................................................................................................................................................56 5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6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0 考研核心笔记........................................................................................................................................................60 6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6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5 考研核心笔记........................................................................................................................................................65 7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6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9 考研核心笔记........................................................................................................................................................69 8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7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4 考研核心笔记........................................................................................................................................................74 9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9 考研核心笔记........................................................................................................................................................79 10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4 考研核心笔记........................................................................................................................................................84 11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8 考研核心笔记........................................................................................................................................................88 12 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9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4  考研精品资料 6 页 共 314 考研核心笔记........................................................................................................................................................94 13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9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8 考研核心笔记........................................................................................................................................................98 14 价值与价值观.................................................................................................................................. 1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2 考研核心笔记......................................................................................................................................................102 15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0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6 考研核心笔记......................................................................................................................................................106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辅导课件............................................................................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课件 ............................................................................................................... 11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复习提纲............................................................................182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复习提纲 ............................................................................................................... 182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194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94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99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15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23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237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237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242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248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254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259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264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264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269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274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279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强化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284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289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289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295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三).............................................................300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四).............................................................305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冲刺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五).............................................................310  考研精品资料 7 页 共 3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备考信息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袁贵仁、杨春贵、李景源、丰子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20 年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招生适用专业 010100 哲学   考研精品资料 8 页 共 314 重点名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010-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第一篇、2021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2021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5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9 页 共 314 2021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6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0 页 共 314 第二篇、2020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2020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6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1 页 共 314 第三篇、2019 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研真题汇编 2019 年浙江工业大学 625 历史唯物主义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41 页 共 3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核心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笔记 1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哲学与世界观 考点:世界观与人生观 考点:世界观与方法论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 考点:哲学的历史演进 考点:哲学的发展规律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1)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 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比较 ①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在这种颠倒的世界观中,人只有从异在的神圣形象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根据 和意义。 ②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哲学是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 术则是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③科学的成熟过程,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事物运动的具体规律不断地成为各门科 学的研究对象。 总结: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既包括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历史以及人与历 史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哲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是包括自然观、历 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2.世界观与人生观 1)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它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 度。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世界观从总体上规范和指导人的全部活动,有什 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3)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①世界观理论的根本意义,它总是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实际地塑造人们改 造世界的行为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 ②哲学的世界观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 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考研精品资料 42 页 共 314 4)人生观问题的根源: 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 ①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②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5)人生观的社会意义 ①人生观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人类等 关系。 ②人生观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重要地位,肩负着构建人的精神家园的使命。人不只是生物意义上的 自然存在,更主要还是社会意义上的历史存在。社会文明的历史进步,构成人之为人的历史性内涵。 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方式、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争取人类 解放的崇高理想,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以及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提供了科学的人生观。青岛掌ф心博阅║рс电子书 3.世界观与方法论 1)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运用这个根本观点 去认识、评价、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2)哲学世界观作为方法论的主要表现: ①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哲学是人们评价世界的根本方法。 ③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重视学哲学、用 哲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世界、评价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笔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帅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 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思维与存在、 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这是哲学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通常被称作本体论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是哲学中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通常被称作认识论问题。 3)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这个问题只是在近代哲学中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4)哲学的基本问题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地 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它既是人的认识活动的根本问题,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根本问题。 总结: 因此,能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能否坚持意识反映存在的唯物主义的 可知论,能否坚持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就成为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键。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  考研精品资料 43 页 共 314 2.哲学的基本派别 依照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凡是主张物质是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凡是断言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 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都属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在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次表现为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 2)唯心主义 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有众多流派,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形式: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3)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①“形而上学”。 ②“辩证法”。 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从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活动概括出来的哲学理论,既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普 遍规律,又揭示了人的认识、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统一。 3.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哲学基本问题 1)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主要是指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盛行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哲 学探索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研究的世界观问题和普遍规律问题,都是无法证实证伪问题,因而必须悬置哲学的基本问题,治疗终结哲学。(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 2)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 ①特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 的一个要素; ②专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③泛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或以人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所谓的科学主义,也不是所谓的人本主义;既不能用科 学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用人本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而是现代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用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 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可超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冲突与斗争是长期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派别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水平上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反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 【核心笔记】哲学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 1.中国哲学的历史演进 1)中国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有的概念体系与表达方式,形成了 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的中国哲学精神。 2)掌握中国哲学的历史,有助于深化对哲学发展规律的理解,和会深化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 派和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考研精品资料 44 页 共 314 3)萌芽:夏商周三代。 4)成形:春秋战国时期。 5)主要阶段: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 6)三大派别:以孔孟哲学为主要标志的儒家哲学,以老庄哲学为主要标志的道家哲学,中国化了 的佛教哲学,即儒、道、释三大派哲学。 ①先秦子学(亦称诸子百家之学) a.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b.刘歆《七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分诸子之学为十家,在司马谈所说的六家之外,又加上纵横 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②汉代经学 a.孔子删述六经以教弟子,开启了经学传统的先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孔子和儒家 经典在政治和学术上的主导地位。 b.经学通过解说传统经典的方式服务于现实政治,在哲学上讨论的主要是政治哲学、宇宙论、天人之 际等问题。 ③魏晋玄学 a.以道家思想为骨干,结合儒道、会通孔老。青岛掌ф心博阅║рс电子书 b.魏晋玄学经历了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几个阶段,对有无、言意、自然与名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 的讨论。 ④隋唐佛学 佛教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产生于古印度,约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经三国魏晋至南北朝,佛学逐 渐融入中国社会。至隋唐时期,宗派佛教创立,形成了中国化的佛学系统。 ⑤宋明理学 a.旨在应对释、道对儒家传统价值理念的冲击,接续儒学固有的人文传统,以重建圣学教化和外王事 业之形上学的基础。 b.宋明道学主要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其哲学思想的特征可以心性义理之学来概括。 总结: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实事求是以及主张变易、承认矛盾和追求和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通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肥壤沃土,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2.西方哲学的历史演进 历史分期: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包括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1)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泉。“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几乎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 胚胎、萌芽。” 三个时期: ①公元前6至前5世纪为早期,寻求万物的统一性为基本内容的希腊自然哲学的产生、发展时期; ②公元前4世纪是希腊哲学的成熟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哲学的三大 哲人③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哲学进入晚期,它传播到希腊化地区,又被后来的罗马征服者所吸收,流行 于罗马帝国的广袤疆域之内。 2)欧洲中世纪哲学 ①亦被称作经院哲学,是一种与宗教神学相结合、对教义进行极端繁琐的逻辑推论的哲学,因而又被 称为繁琐哲学。 ②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遗产和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主要是运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神学 作论证,并从而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的意识形态。 ③主要是讨论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是其主要表现方式。  考研精品资料 111 页 共 3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辅导课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课件  考研精品资料 112 页 共 314  考研精品资料 113 页 共 314  考研精品资料 114 页 共 314  考研精品资料 182 页 共 3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183 页 共 314  考研精品资料 184 页 共 314  考研精品资料 185 页 共 314  考研精品资料 194 页 共 3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 矛盾的斗争性  【答案】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 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矛盾双方的激烈冲突,也包括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差异。 2. 矛盾  【答案】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 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 价值关系  【答案】是指外界物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和功能。这里“外界物”是客体,“人”则是主体。 4. 生产方式  【答案】指的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体现着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取得 物质成果;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互换,其 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并使自然界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使生物的人上升成为社会的人。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 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 感性认识  【答案】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 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 6. 空间  【答案】是指运动的物质的广延性,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表示物体的体积、形 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等特性。日常所说的“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这些词, 表示的就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现实的空 间,都是三维空间。 7. 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就个人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是指 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指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指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8. 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真理是有客观性的,因而称之为“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是 指: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 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9. 二元论  【答案】是一种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之间的哲学世界观学说。它否认世 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两个相互平行的实体,是世界的两个各自独立的本 原。为了把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本原结合起来,二元论往往最终倒向神学和唯心主义。  考研精品资料 195 页 共 314 10.人生理想  【答案】是人为自己设定的并为之奋斗的高尚的、长远的目标。是人所憧憬、向往的美好愿望。其内 容非常丰富,也可分为许多层次,如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理想总带有幻想和未 来的成分,但它的根基是现实生活,是现实的社会实践。 11.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质变的基 础上进行的,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运动发 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的量变过程表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质变过程表现了事物 运动发展的非连续性。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12.生产方式  【答案】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 的生产力和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13.个体意识  【答案】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不 同个人的个体意识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具有丰富多样的个性。 14.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不仅同一事物中的各个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且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 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15.价值  【答案】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用途和积极作用。客体所具有的用途作用,是客体自身的属 性,它构成价值的基础;主体需要的满足则是构成价值的主观条件。 16.人生态度  【答案】是指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有所作为,还是消极颓废、庸庸碌 碌、无所作为。 17.共产主义  【答案】是无产阶级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同空想主义相对立的;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同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的;作为一种运动,是全世界无产 阶级的伟大实践。共产主义不仅要解放无产阶级,而且要解放全人类。 1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案】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 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19.生产力  【答案】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0.真相  【答案】与事物的本质一致的现象,通常叫做真象。  考研精品资料 196 页 共 314 21.人生理想  【答案】是人为自己设定的并为之奋斗的高尚的、长远的目标。是人所憧憬、向往的美好愿望。其内 容非常丰富,也可分为许多层次,如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理想总带有幻想和未 来的成分,但它的根基是现实生活,是现实的社会实践。 22.“实事求是”  【答案】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 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实事求是”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范畴,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23.系统方法  【答案】就是对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并在动态中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要 素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整体的最优目标。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最优化是系统方法的目 的。 24.人生态度  【答案】是指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是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有所作为.还是消极颓废、庸庸碌 碌、无所作为。 25.认识的主体  【答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 性,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实践性。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26.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答案】指的是,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社会实 践来检验,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作出确定的检验,即使 是今天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将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从这两方面的意义上说,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27.“绝对时空”  【答案】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的一种形而上学时空观,其特点是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截然割裂 开来,认为是时间是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和物质运动相脱离的绝对空 虚的框框,虽然物质充塞其中,但它本身却是不变的。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里得几何和相对论 的提出,证明了这种“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证明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具 有多种特性。 28.社会进步的标准  【答案】因为社会进步是全面的,所以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综合的。既有 经济的、政治的,又有道德的、文化的等等。在这综合的众多的标准中,有一个根本的、也是最高的标准, 这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9.社会改革的普遍性  【答案】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丰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30.感觉  【答案】是对事物的个别特征(如颜色、形状、声音等)的反映。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 认的起点。  考研精品资料 197 页 共 314 31.思想体系  【答案】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式,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系统 化、抽象化的特性。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意 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和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两类。 32.社会革命  【答案】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指夺取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 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33.社会发展  【答案】通常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偏重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34.解放思想  【答案】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 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5.共产主义  【答案】是无产阶级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同空想主义相对立的;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同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的;作为一种运动,是全世界无产 阶级的伟大实践。共产主义不仅要解放无产阶级,而且要解放全人类。 36.社会结构  【答案】就是指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 37.个人的社会价值  【答案】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 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 38.人生目的  【答案】是指人在一生中所追求并努力使之实现的某种目标和对象。 39.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答案】作为社会历史观范畴,前者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因而人的活动和 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后者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 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 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40.不可知论  【答案】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并不直接否认主体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它 回避世界就其本质而言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 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能知道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承 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 “自在之物”本身。 41.社会改革的特殊性  【答案】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性质和特点。  考研精品资料 237 页 共 3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1 哲学原理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2023 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 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 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2. 人民群众  【答案】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这一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 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 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 不同的内容。 3. 交往形式  【答案】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人们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的不同,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 同的形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 4. 量变  【答案】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它是事物在原有质的基础上、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状态。量变一般是不显著的、逐渐的、 连续性的变化,因而也叫渐变、渐进或进化。 5. 社会结构  【答案】就是指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 6. 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不仅同一事物中的各个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且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 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7. 个体意识  【答案】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它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不 同个人的个体意识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具有丰富多样的个性。 8. 价值尺度  【答案】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对社会客体进行选择时所参照的标准。 二、简答题  9. 简述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答案】(1)实践决定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认识产生于实 践的需要,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五联结、相互作用的中介、桥梁;一切真知,归 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实  考研精品资料 238 页 共 314 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及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推动人们从事新学科的探索,形成新的 理论;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认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 拓展。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①理论提供对客现事 物的规律性认识,指导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规律办事。②认识可以为实践活动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计划、 方案、步驟,对实践活动作出科学预见;③认识还可以对自身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起组织和动员作用。认 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 消极的阻碍作用。另外理论对实践反作用的大小、深度、广度,有量上的区别。 10.简述生产关系的内涵及其构成因素。  【答案】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结构亦称经济结构,其构成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 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资料与人的结合形式,实质是生产 资料归谁所有,并以此为标准,将生产关系划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基本类型。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不 同,相互间就形成了不同的关系。分配方式是指生产的产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形式不同,产品的分配形 式也不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基础,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 性质和其他两个方面,即它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和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 11.简述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答案】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 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认识关系。即主体与 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它们就不成其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第二,实践关系。 即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第三,价值关系。 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人是为了改造外界对象才去认识外界事物的,而人之所以去改造外界对象,又 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目的。 12.简述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  【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只有首先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 在,生产才得以进行,而且正是在生产的过程中,体会到周围的自然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因而有面向 自然界的客观态度。这些唯物主义的萌芽,经过思想家们的理论概括,发展成为唯物主义哲学,这是唯物 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2)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对立统一过程。如果人们的认 识沿着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路线前进,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 周围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客观存在的。哲学家把人们的这种意识从理论上肯定下来,就成了唯 物主义哲学家。这些唯物主义者,如果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吸收科学发展的成果, 就能推动唯物主义的发展。这是唯物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 3)一般说来,历史上的新兴阶级、进步阶级或集团,由于其切身利益程度不同地与历史前进方向 相一致,因而敢于面对现实,在哲学上倾向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在直接或间接为这些阶级或集团服 务的过程中,会得到它们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唯物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阶级根源。 13.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是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 1)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来理解人和人的活动,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人的认识看作像动物一样,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马克  考研精品资料 239 页 共 314 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正确全面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既是反映和被 反映的关系,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旧唯物主义由于缺乏实践观点,也就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它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基 础上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而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东西。马克思 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从而揭示了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一系 列辩证关系,科学阐明了认识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14.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  【答案】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态度对待和支配自然界,即 对人类支配自然的强大能力进行全面的理解,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对自然界进行全面 的利用和支配,而不要片面地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使自然界满目疮痍。 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持盲目乐观态度的人,违背自 然界的发展规律,一味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一方面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另一方面又肆无忌惮地向 大自然抛洒废物。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像马脱缰一样失去控制,造成生态环境的崩溃。持 消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就必须扼杀科学技术进步,停止发展生产,“返璞归真 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般的生活。这种非历史主义的态度,必然导致历史的大倒退。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 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既不要像古代那 样作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作自然界的敌人,而应该做自然界的朋友,爱护自然,培 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15.简述科学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答案】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杠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主要表现 为: (1)科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科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的推动下人类经历了衣业文 明、工业文明,并进入了信息文明的时代,并使人类成为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 2)科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生产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科学一经产生后,又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科学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生产经历了手工工业、机器大生产和电子自动化 生产的发展过程。 3)科学是社会管理科学化和高效化的重要保证。科学可以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预测和决策的科 学化,提供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4)科学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实际地改变着人们的 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 三、论述题  16.运用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说明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意义。  【答案】(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综合起来就是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实 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2)认识辩证运动原理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马 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是一致的。①在认识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 就是深入群众,把群众的经验、智慧、意见和要求集中起来,经过整理、研究,形成领导意见、政策的过 程。②在认识过程中,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将领导的意见、政策在群众中 宣传,指导群众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这些意见、政策的过程。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 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而使领导的意见越来越 完善,且随着群众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考研精品资料 240 页 共 314 17.怎样理解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答案】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另一 方面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其发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阐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的思想。江泽民在“七一”讲 话中比以往党的任何文件都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仅强调了共产主义是人的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且强调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第二,阐明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向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转化的 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 阔的前景,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理论上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 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还相对落后;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人们还 刚刚从贫困状态进人小康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和跨越 式发展的战略思想。 第三,阐明了在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即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 同时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突出了政治文明和生 态文明良性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这使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了全面而可靠的基础之上。 第四,强调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们通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来不断完善自我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关 键作用。 18.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试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关系 的原理来评析这种观点。  【答案】(1)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基础性作用。它说明精神文明 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2)不过,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并不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 与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而且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乎也不一定总是平衡 的。 3)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虽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提高了,物质生 活资料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大有改善,但也出现了道德滑坡、某些丑恶行为滋生蔓延的现象。这 里原因是复杂的。所以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 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19.如何正确地认识人性?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人性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不是像以前的思想家那样,总是从 抽象的人、从他们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从人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不难发现,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有自然性和社 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 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 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就是说,一个人是什么样的, 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品性,从根本上说,不取决于人的机体状况,而取决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考察人 及人的本质决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就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 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人的阶级性是指每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 总是一定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的承担者。在阶级社会中,人并不是作为纯粹的个人而存在,而是作为某一 阶级的成员、一分子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阶级关系的本质是物质利益关系,它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状况, 人们的思想状况不过是人的阶级关系的反映,它被阶级关系所决定,受阶级关系所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试读已结束 激活后可查看剩余未读页数!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